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是啥?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赖于啥?从那些世所公认的文艺高峰期看,最醒目的现象、最根本的标志,就是有大量优秀作品喷涌而出、蔚为大观。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看作品,衡量一个艺术家的成就最终也是看作品。这就指向文艺工作最核心的命题:没有作品,艺术家难以挺身立骨;没有精品迭出,文艺事业难言繁荣发展。
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金字招牌”,那些世所铭记、备受敬仰的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是靠着过硬的作品赢得尊重与赞誉。中国文艺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颠扑不破的道理: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这些熠熠闪光的名字,《离骚》《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经典之作,彰显了国家、民族的创造实力和文化魅力,璀璨了中华文化的广袤星空,辉映中华民族灿烂美好的未来。文艺作品如此这般焕发魅力,跨越时间烟尘仍然遒劲有力;文艺创作却是那般让人纠结,虽经冥思苦想仍然求而未得。为求立身之作而陷入创作困惑者不在少数,甚至于发出感叹:创作之难如上青天。这些艺术家创作上到底遭遇哪些困惑?
有些艺术家谈主旋律创作而色变,片面以为就是盲目迎合歌颂,甚至认为主旋律作品没什么“搞头”,搞出来不可能高质量、高水平。有些艺术家为赶节庆节点匆匆搞“应景式”创作,或者为拿奖评级搞“内部命题”创作,由于沉淀不够就去找一些比较浅显的,甚至于标语口号式的东西,因而陷入对主题主旨思想、英雄人物事迹等的粗浅解读,这些皮毛式的作品自然如浮光掠影,往往夹带着浓浓的脸谱模式化、政治说教化色彩,难以引起人们思想共鸣、心灵共振、情感共融。
何谓主旋律?主旋律具有鲜明的政治特点、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发挥着凝神聚气、凝心聚力的重要功用。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应该始终作为文艺发展的主流。相较而言的个性化创作,一些艺术家却简单地理解为思想不受束缚,“爱怎么搞就怎么搞”“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一味标榜创作上天马行空、自由驰骋,还极端化地叫嚣艺术被政治捆绑、道德绑架、情感捆结。这就是思想认识上的谬误了,自然无异于端正创作态度。
主旋律与优秀作品两者不存在矛盾,热播剧《觉醒年代》《革命者》等歌颂党的光辉历史,银幕佳作《长津湖》《志愿军》等以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动观众。当然,主旋律作品十分考验驾驭创作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艺术家下功夫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的领域,对于个体艺术家来说,写什么、怎么写是自由的,可以涵养个性化的创作灵感,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必须予以鼓励;对于文化繁荣发展来说,必须在重大题材、重点作品上下功夫,催生更多主旋律的精品佳作,肯定要常抓不懈而且很有“搞头”。
有些艺术家将文艺创作归为精英化、大众化,甚至将之看成针锋相对的两面。于文艺创作而言,精英化、大众化无非高雅和通俗之争,有说文艺应是高雅的阳春白雪,不要追求普通大众都能看明白;有说高雅之作一味追求曲高和寡,少人欣赏体现不了多大价值;有说好作品要透着高深“玄乎”劲,让人一下子看懂反而显得俗气……雅与俗历来纷争不休,各执一词自说自理。
雅与俗是相对而言。文化的品位有高低之分,但文化本身没有高下之分,不同群体受思想、教育、文化等因素影响,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精神需求,雅俗互补才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任何一部作品都会被人评说好坏雅俗与否,苏轼提倡以俗为雅,追求于世俗中享受高雅,OG真人 OG真人官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且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一定时期雅可以转化为俗,俗亦可转化为雅,雅与俗都是文艺创作所需要的。“狂人”李敖曾经狠批金庸:“你写的什么玩意儿,俗得简直不入流。”金庸回应:“我不与你争论,唯图有观众喜欢耳。”并不妨碍金庸武侠小说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与热捧。
文艺繁荣最终靠作品说话,唯有精品才能流传下去经久不衰。举凡文艺巨制、名篇佳著、经典力作,必定是艺术家苦心孤诣下功夫打磨而来的,必定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结果。对于艺术家来说,应该耐得住寂寞潜心创作精品,以赤子之心、虔诚之态对待艺术作品、对待读者观众,不要把文艺作品当做追逐利益的“摇钱树”、敲开权贵的“叩门砖”、刺激感官的“”,粗制滥造去创作雅得“玄乎”、俗得“下流”的孤芳自赏的作品。当然,艺术家能力水平存在差异,会搞精品的尽量去搞精品,会搞通俗的那就去搞通俗,让造的人去钻研茶叶蛋,实在是浪费人才也不合算;自身能力只适合卖茶叶蛋的,那就认认真真去制作茶叶蛋。一句话,雅与俗都是文艺创作所需,艺术家要以自身能力水平去生产或茶叶蛋。
艺术家较于过去有了更多曝光机会,甚至有不少人“一夜成名”,许多所谓的“流量明星”“网红大师”,频繁活跃在娱乐新闻和网络炒作之中,社交媒体粉丝动辄几百上千万,商业代言赚得盆满钵满,却很少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有些艺术家受此浮躁之风影响,内心泛起小波澜,一心只想往钱眼里钻。这让许多艺术家心生困惑,作品考虑社会效益往往市场反应低迷,太看重经济效益无形中又降低了作品格调。
这个疑惑可谓是给自己“画地为牢”,一部好的作品,必须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是铸造灵魂的事业,不能充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优秀文艺作品莫过于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一些艺术家也坦诚谈到:一些低俗媚俗甚至“擦边球”的创作,虽然会遭遇批评挨骂的风险,可经济效益往往还不差;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作品质量不高,却屡屡获奖且经济效益也不好,有的被调侃成“压仓(库)之作”。社会效益好,作品才立得高;经济效益好,作品才传得远,经济效益好的作品会有更多人买你、读你、唱你、听你的作品,作品的受众面就会越来越广,产生的社会影响自然越来越大,如《咏春》《只此青绿》等佳作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市场效益需要引导,艺术家要食人间烟火,要挣钱吃饭去生存,不能苛求艺术家一味追求社会效益而忽略经济效益,但必须守住最基本的艺术底线、人格操守。如果刻意引导作品只讲求社会效益,只体现在某些“象牙塔”的观众层面上,那这种社会效益是打了折扣的、值得讨论的。当然,面对好作品“好酒也怕巷子深”的窘境,需宣传文化部门发挥“扩音器”“传声筒”作用,让更多好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些艺术家谈到传统,就以为是陈陈相因、老生常谈、司空见惯、重复雷同;谈到创新,就理解为标新立异、博人眼球、哗众取宠、突破底线,颠覆普通人审美认知的作品。于是乎回避崇高、情感缺失、以量代质、近亲繁殖、跟风炒作、权力寻租、解构经典、闭门造车、技术崇拜等创作乱象,有些作品明显看到赚钱捞钱的强烈欲望和非审美的功利欲望冲动,把文艺创作的过程变成了按编剧技巧剪辑素材的技术加工,严重阻碍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是艺术昌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增强文艺原创能力,成为每个艺术家孜孜以求的理想。文艺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须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文艺创新离不开传统,但仅仅固守传统也难以发展,而离开传统去搞创新,创作肯定会失去根基,我们倡导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如有些所谓的书法大师,功夫不到家却一味博热点、蹭流量,以夸张古怪手法搞吼书、射书;有些所谓的美术大师,乱涂乱画结构线条明显不到位,却容不得别人批评,“不好好写字叫书法,不好好画画叫美术,不好好走路叫舞蹈。”这个现象蔓延开去,艺术真会被群众渐渐远离,变成了少数人自娱自乐。
文艺创作必须守正创新,守住传统文化之根,开创新的艺术发展之路,才能打开艺术想象的空间。著名杂技家表演艺术家吴正丹的“肩上芭蕾”,脚尖在肩膀上立起,OG真人 OG真人官网把舞蹈和杂技进行糅合,既是舞蹈,又是杂技,如果没有舞蹈基础、没有杂技功夫,谈何杂技创新?所以传统艺术的基本功夫是创新的前提,夯实基本功夫才能富有创新构思,增强创意含量才能具有竞争优势,两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彼此彰显的,能让两者兼而有之的作品肯定会是脱颖而出的好作品,文艺创作实践已经充分验证这个道理。
有些艺术家创作上盲目崇拜、模仿西方的技法和手段,并认为这能体现艺术国际化;有些艺术家在创作上一味排斥西方文化,认为这是体现中国文化自信;有些艺术家刻意模糊民族艺术,担心被西方媒体打上“文化输出”的标签。不可否认,随着中国文化越来越自信地走向世界,一些艺术家在国际化、民族化之间的关系上未必有清醒认识,甚至觉得这两者之间会存在矛盾。
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是常言常新的话题。鲁迅认为“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能为别国所注意。”但并非所有“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唯有符合真善美价值标准才能称之。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越来越得到国际重视,以前“走出去”对外文化交流,往往局限于华人圈子里。现在则不同,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借鉴传播交流,艺术的世界已经融成了命运共同体,唯有借鉴融合、开拓创新才是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资源,原封不动照搬照抄没有意义,必须贯通为自己的东西才有意义,如芭蕾舞、歌剧、油画、电影、话剧等都是西方艺术形式中国化的成功案例。艺术创作要国际化、民族化,就要在国际舞台上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国外民众通过欣赏中国文艺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
有些艺术家可能会问:民族化怎么融进创作?答案是用好传统文化符号。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引导国外民众了解文化符号背后的深刻内涵,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地完成多层次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如以粤剧为符号的《白蛇传・》《谯国夫人》等戏曲电影,展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之美,在跨文化语境下更容易被外国受众接受。又如“悟空”“功夫”“熊猫”“长城”“孔子”等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在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过程中,用好这些文化符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积累能创作出好作品吗?这是许多艺术家都反复思考的问题。如果缺少生活积累,就会出现诸如“包子雷”等违背生活常理的“神剧”“雷剧”。一些年老的艺术家瞧不起年轻的艺术家,认为年轻人没有生活实践的充分积淀,不能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好作品。这话其实也有道理,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个底子,会变成无根浮萍、无源之水。但年轻的艺术家肯定不会服气,而且事实上不少年轻的艺术家却创作了许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生活照亮艺术,生活积淀的厚度成就艺术家的高度,深入生活可以体验感悟,才能创作出鲜活生动、富有生气的作品,如曹雪芹《红楼梦》、柳青《创业史》、老舍《茶馆》等。但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创作表现的所有东西都依靠深入生活,否则仅仅体验生活就已累趴还没完成创作。所以很多东西还要依靠间接经验的借鉴,通过与人交谈、分享、沟通、吸收、融汇等方式获取经验,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咀嚼消化成自己创作所需的情节、动人的形象,也可以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优秀作品。互联网资讯如此发达,艺术创作是否意味着可以闭门造车呢?答案肯定不行,这些随手可得的网络信息资讯,不能代替与人民的深入接触、不能替代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只能是“流”而非创作之“源”。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所有艺术家都不应偏离“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理念,深入生活亲自体验固然重要,但通过他人的体验去间接借鉴同样重要。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越深刻,想象力就会越丰富,投入的主观体悟越多,所创作的作品生命力越强,因此艺术创作要把两者有机结合,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型和美的创造,关在象牙塔里是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的,艺术的天空永远需要生活去照亮。
总之,艺术源自美的渴望,但艺术创作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唯有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的勇气,始终用审美观照生活,发现本真并负载理想,创作出让人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陶冶的作品,为人民增强信心、传递温暖、点亮光芒。如此才不辜负自身艺术追求、满腹才华,此生无愧于为艺术而奋斗拼搏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