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9月14日晚,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湖北武汉隆重上演,为观众奉上了一个个绝美瞬间,尽显长江之美、文化之韵、科技之光。
以天为幕、以城为景、以长江为舞台的创意,如何在美丽的长江上变为现实?来听开幕式创作团队一一揭秘。
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执行导演张雅丽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长江上举办如此隆重盛大的实景文艺活动,对于主创团队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从开幕式的最终呈现效果来看,张雅丽认为,“已经超乎了我们最初的设计,希望所有观众都能通过镜头感受到这种视觉震撼。”
据张雅丽介绍,在开幕式的节目创意上,创作团队精心编排了多个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节目,带领观众缓缓“翻阅长江历史文化长卷”。其中,在长江诗词AR创演秀《行吟长江》表演环节,主创团队借助一块神奇的高科技屏幕“光子芯片透明屏”,为观众艺术再现了李白、崔颢、王安石行吟长江的动人情景。
深圳光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浩东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次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是光子透明芯片显示技术在长江上的首次使用,“光子芯片透明屏的屏幕使用的是全透明材料,它在保持全透明的同时,还可以呈现高清晰、全彩色的画面。”
透过这块神奇的屏幕,以及在AR技术的加持下,开幕式主会场的观众既能欣赏远处的长江实景,也能看到李白在山水之间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崔颢在黄鹤楼畔念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文化与科技的巧妙相融,在这一刻拨动了所有观众的心弦。
说到科技加持,本次开幕式的“长江光影秀”堪称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长江流域13个省区市的文化地标陆续“出现”在长江之上,让观众目不暇接,舍不得挪开眼。
唐古拉山脉、布达拉宫、金沙江、黄果树瀑布、大熊猫、洪崖洞、三峡大坝……如何用无人机在空中“画”出这些经典文化名片?千机科技集团华中公司项目部主管刘佳昕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该团队历经2个月的创意、设计、反复调试,成功“闪耀”了江城夜空。
“最难的部分,是要在4分47秒之内,把13幅画面全部呈现出来,最后呈现的效果还是很令人震撼的。”刘佳昕还特别提及了无人机升空后组成的第一个画面——3D立体游龙,这个形象也成为无数网友纷纷转发的超人气素材。
“这条‘龙’让我印象最深刻,因为它是立体的,在空中的形象非常生动。对于设计团队来说,要想让这条‘龙’足够鲜活,其中包含了很多科技细节。从观众的反响来看,最后呈现的效果非常成功。”刘佳昕说。
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上,主持人深情说道,“家住长江边的人,总有一条大江在灵魂深处激荡。”而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的首个文艺节目,就为观众带来了水上双人舞《家住长江边》。
不同于以往在剧场里演出,此次《家住长江边》的两位舞蹈演员是在行进中的表演船上翩翩起舞,空中的“凤凰”航模、被灯光秀“装扮”一新的岸边建筑和美丽的长江,都成为演出的一部分,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
据张雅丽介绍,水上双人舞《家住长江边》对表演舞台进行了大胆创新,让两位演员在行进的船上进行表演,“我们在船头安装了舞台,给观众一种演员在水上舞动的感觉。同时,凤凰是楚文化的象征,所以在演员表演时,两只‘凤凰’会从岸边起飞,在舞台旁徘徊。此外,在演员的表演船上,也会有飞龙的形象展示,为整个节目营造出一种龙凤呈祥的景象。”
《家住长江边》演员刘垚茜接受极目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在长江上进行双人舞表演,“我们最终确定了‘鱼跃长江’的主题,呼应湖北‘鱼米之乡’和‘千湖之省’背景,符合我们的地域特点,希望为观众展现我们的长江文化风貌。”
从7月开始筹备,到9月完成创作,水上双人舞《家住长江边》的主题、舞美、道具、服装以及音乐,经历了多次修改,最终为观众带来一段唯美灵动、意蕴悠长的水上表演。
刘垚茜表示,在行进的船上表演,对演员无疑是一次重大考验,“我们以往的表演区域都是在剧场或者练功房,但这次要在长江上的行船上表演,哪怕船一动不动时,也会被风浪或旁边的船只影响,演员就需要利用自己的核心力量,来保证舞蹈动作的稳定性。”
在开幕式前的彩排中,刘垚茜注意到,很多观众都会在岸边围观他们的表演,“我能从中感受到武汉人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长江真的是融入了我们湖北人的日常生活。”
水上双人舞《家住长江边》是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文艺演出的第一个节目,刘垚茜也特别提到了节目的镜头编排巧思,“从我们的‘鱼跃’形象,转换到武汉长江的壮阔景象,既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审美,也表达了长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让观众能从中看到湖北之美、长江文化艺术之美。”OG真人 OG真人官网OG真人 OG真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