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网络文艺”概念提出的第十个年头。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在网络文艺相关方面,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的用户规模(亿)/使用率分别为10.67/97.7%、5.20/47.6%、7.15/65.4%、10.53/96.4%、8.16/74.7%、3.32/30.4%。可以说,庞大的数量具有引发质变的强劲动能,网络文艺已凸显为中国文艺中引人瞩目的审美景观。
诚然,我们依旧可以在春日雨夜领略京剧艺术的魅力,可以在夏日午后从“四大名著”中欣赏古典小说的美,我们还可以在城市地铁的途中感受网络微短剧带来的快感,也可以在大山深处观看线上音乐会或虚拟音乐会在文艺和审美领域,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自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提出“网络文艺”概念以来,作为后起之秀,网络文艺因不断提升的艺术品质、日益增强的社会文化影响力而跻身当代中国文艺主流行列。
当然,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近年来,一批耳熟能详、广受欢迎的优秀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网络文学中的《大江东去》《繁花》、网络剧中的《长安十二时辰》《长相思》、网络综艺中的《明日之子》《这!就是街舞》、网络电影中的《毛驴上树》《扫黑英雄》、网络纪录片中的《人生一串》《守护解放西》、网络音乐中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可以说,这些作品从多方面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审美需求,不仅可视为网络文艺蓬勃发展的显著表征,还给人们带来了不同于传统文艺的审美体验。
在传统文艺与新兴网络文艺的纵向比较中,一方面,凭借历史积淀,传统文艺不断给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带来丰厚滋养,另一方面,伴随艺术品质、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网络文艺反过来给传统文艺创作生产带来辐射、示范乃至引领作用。时至今日,作为“总名”的网络文艺日益清晰地呈现三种主要形态:一是典型形态,作为与传统文艺诸样式相对应的比较性存在,它是网络文艺的主体,比如,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音乐、网络动漫,以及创新驱动下的诸种艺术新形式和新变种;二是泛化形态,即蕴含丰富艺术、审美因子却又有别于传统文艺的新形态,比如,文艺性短视频、网络直播,以及数字化呈现、网络化传播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等;三是前沿形态,其外表具有探索、实验、拓维的丰富面相,其内质则基于互联网时代文艺发展的多样潜能而具有鲜明的前卫性、先锋性和创新性,比如,互动艺术、虚拟艺术、VR艺术、AI艺术等。实践表明,尽管网络文艺仍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但“传统”与“现代”的融通化育使其审美特性日益彰显、审美功能不断增强,以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之维。
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在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语境中,网络文艺可视为互联网时代的代表性文艺。
如此说来,伴随审美活动的变化,我们无疑需要与之相应的媒介素养和艺术修养,让网络文艺释放更多创作灵感。比如,面对当前“微”“短”网生内容的风行,其艺术的新形式带来正负混杂的双重效应:一方面,选材好、技巧新、品质优或“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作品自成高格,其简洁性、趣味性、互动性亦可成为吸引用户的流量密码;另一方面,内容“爽”“酷”“萌”、见事不见人,或有“消费”无“审美”的数字咸菜难以替代文化主餐,增香提味的电子榨菜亦有钝化人们审美感觉之弊。
这意味着,在艺术创作的维度,网络文艺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在审美接受的维度,与艺术创作相表里,置身时代生活浪潮中的人们需透过网络文艺的审美表意系统来感受、体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等的深刻嬗变,并借助其感性、生动的艺术形象共享对于自我与现实世界的理解、同情和希望。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