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枣庄《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三苏父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说:“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
三苏父子共列“唐宋八大家”,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文学、书法、绘画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开疆拓土之功,且取得的旷古绝伦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三苏父子这样的文化家族可谓首屈一指,罕见匹敌。
通常说“唐诗宋词”,言下之意宋诗似乎不值一提。其实,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肩唐诗的另外一座高峰。正如清代文人蒋士铨言:“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古今不少诗论家多用“唐音”“宋调”,来定义唐宋两代诗歌,苏轼正是无可争辩的“宋调的审美典范”。元代文人元好问就说:“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诗歌到了苏轼、黄庭坚就写尽了。在元好问心中,苏轼、黄庭坚是宋代最伟大的诗人。
苏轼之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百科全书包罗万象;诸体皆工,历来评价最高的是七言古诗、五言古诗。苏轼的诗就是他生命历程的乐曲,这乐曲是由众多乐器奏响的交响乐,内涵深刻,丰富恢宏。
青年、中年的苏轼受到李白、杜甫、韩愈影响较大,擅长七言古诗,风格清雄豪健,气势纵横,境界阔大,代表作品如:《石鼓歌》《王维吴道子画》《定惠院海棠》《续丽人行》。晚年之后,陶渊明、柳宗元成了苏轼的偶像,他的诗歌也转向平淡自然,体裁倾向五言古诗,不假雕琢,自然高妙,代表作品是100多首《和陶诗》。
苏轼诗歌有什么特征呢?不妨就从严羽《沧浪诗话》评价宋调的三个特征说起,他说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作为宋调典范的苏轼诗歌具有这三种典型特征。
所谓“以文字为诗”,指的是苏轼诗歌三分之一左右为次韵、唱和之作,也有不少游戏文字、戏谑的作品。
遍和陶诗。次韵就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与原诗题目关联。和诗有时不一定使用和原诗相同的韵。
苏轼喜爱陶渊明,表达喜爱之情的方式就是遍和陶诗。像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苏轼的次韵之作《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二诗的韵脚“喧”“偏”“山”“还”“言”完全一致。
比如,元祐年间,苏门文人都在京城,他们就经常诗歌唱和。元祐二年(1057),黄庭坚赠送苏轼家乡的双井茶,还同时赠诗《双井茶送子瞻》,依次用“书”“珠”“腴”“如”“湖”为韵,苏轼则回复《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黄庭坚又使用相同的韵脚作《和答子瞻》,加起来,来来往往一共有6首诗歌。
这既是一个诗人交际、增进友情的过程,也是一种诗歌技艺的竞赛与磨炼,也展现了宋代文人清雅别致的日常生活。
诗藏诙谐。苏轼的诗歌还常带幽默戏谑,令人捧腹大笑。比如,苏轼在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上题诗,“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故意讹误长江边的小孤山为“小姑”,澎浪矶为“彭郎”,苏轼打趣哪怕江山美丽,令人喜爱,但过路的商人不要轻狂随便,因为美丽的小姑早就嫁给彭郎为妻了。
他诗歌中典故来源十分广泛,经史四库、山川地理、释典道藏、方言小说,以至于民间百姓日常用语,都会被他信手拈来,用于诗中。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是一首谈论茶品的诗歌,“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用忠言直谏、被汉武帝评为“戆”的汲黯和“奸犯上意”的盖宽绕来比喻建溪茶的苦硬,用“虽有学问,细行谨饬,终非骨鲠之臣”的张禹来比喻荣茶的无赖空有名。而且,显而易见的是建溪茶和荣茶又分别象征两种人物:直言忠谏之臣和妥协求全之辈。纪晓岚评此诗道:“将人比物,脱尽用事之痕,开后人多少法门。”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前句用塞翁失马典故,下句反用唐代贾昌以斗鸡向唐玄宗邀宠求荣,表现哪怕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依然铁骨铮铮、坚定不屈。诗歌意义高度浓缩,却又准确表达了心中意志,充分展示了苏轼用典的特色。
大多数人在小学就读过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现在,不少人将诗中之理解释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然存在局限。其实,这首写在寺庙的诗讲的是禅理,要破除“不识庐山真面目”困境的法门是以般若智慧,站在周遍法界的立场观照,就再也没有观照的局限。类似的观念在苏轼诗中反复出现,也是苏轼人生观念转向圆融达观、乐观超脱的标志。
《泗州僧伽塔》:“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苏轼舟行遇风时想到耕田的人祈祷天空下雨,但是收割的人却祈求天晴。行舟的去程祈求顺风,来程的却怨恨逆风。如果上天要满足每个人的祈祷,那么它一天的变化千次。寥寥数语,道破祈祷的虚妄可笑。
除此之外,苏轼诗歌的个性特征还有丰富贴切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苏诗连绵的比喻之称为“车轮战法”。一个优秀的比喻就足以让一首诗歌名垂千古,但是苏轼诗中七八个比喻同时出现也属常事。比如:描绘百步洪的水流速度之快连用“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7个比喻。汪师韩评论此诗:“用譬喻入文,是轼所长。此篇摹写急浪轻舟,奇势迭出,笔力破余地,亦真是险中得乐也。”
衡量比喻优劣的标准就是本体与喻体贴切程度以及本体与喻体的距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将抽象的人生本质比喻成具象的雪泥鸿爪,曲折却又贴切,本体与喻体距离拉得极远,就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比喻。
清代赵翼评苏轼诗歌“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汉代哀仲所种之梨果大而味美,人称‘哀梨’,后常用以比喻流畅俊爽的文辞),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无论多么难以表达的题材、内容、情感、道理,在苏轼的天生健笔之下,都易如拾芥。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苏轼任职杭州通判。这年夏日一天,苏轼到了吴山有美堂上,恰好下了一场大暴雨。苏轼就调动夸张、比喻、用典、拟人等众多文学技法描摹这场暴雨。
首联雷从游人脚底震响,既预示着暴雨的来临,也点名诗人所处位置。密布不散的云被苏轼比喻为顽云,“拨不开”则说明云层浓厚低垂。
颔联气势逼人,动人心魄。天边的海水被狂风卷起,仿佛直立;暴雨横斜,从钱塘江东面飞过江来,化用杜甫“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下句借用殷尧藩的成句,信手拈来,也与眼前情景完全贴合,看似浑然天成、妙手偶得的背后是苏轼的锤炼之功。
颈联切换视角,从有美堂往山下看,西湖因为突降暴雨,水势急涨,湖水快要溢出堤坝,急切的暴雨声就像千杖急促敲打的羯鼓。“潋滟”是叠韵词,“敲铿”是双声词,构成完整的连绵对,而且颈联下句短短七字不着痕迹地融合了3个唐代典故。
尾联在苏轼很多诗中出现,暴雨洒落,是为了唤醒诗仙作诗。急促的雨点以及诗人的作品,都如同大海翻转而倾泻的珍珠那样精美。
苏轼说:“诗人有写物之功。”诗歌语言要准确生动地表现客观事物,这首诗就完美实践了这一诗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