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繁荣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远的意义。回望百年历程,中国一直高度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科学地引领文艺工作向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发展。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无产阶级文艺大众化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文艺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方向,从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倡保障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自由,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艺新高峰,中国始终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一大批经典作品,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世界,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文艺工作者要用心理解和掌握文艺工作的使命和创新表达,充分认清肩上的责任与使命,用新的形式与内容将文化表达出来,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与使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是指创新文艺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方式,从历史厚度中汲取创新营养,从时代高度中提炼创新主题,从人民温度中汇聚创新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开辟文艺的新境界。文艺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让人民群众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反映人民的思想文化需求,发掘人民的创造潜力,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哲学上来说,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是实践,就是创造,是有目的的行动,而文艺工作的使命就是认识与实践,就是想要干什么、担负起了什么责任。认识论认为,实践与认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来源,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实践对认识具有反作用。正确地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这样才能从中得出文艺工作应该怎么样去做、应该为了什么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文艺工作的使命会越来越明显。从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实践中,我们可以领会到文艺工作实践的意义,从中体会到文艺工作的使命,进而坚守使命、担当责任。
新时代文艺的使命对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有影响和推动作用,推动我国的文艺事业实现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文艺工作使命推动其创新表达主要表现在国家层面、人民层面、传承层面、创新层面等四方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使得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站在了时代的高度。习在回答当前“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一问题时明确指出:“这个问题,OG真人 OG真人官网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也就是说,文艺工作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住民族复兴这一时代课题。2012年11月,习率新一届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向全世界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因此,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领域都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展。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因此,文艺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告诉所有的文艺工作者,新时代的文艺创作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上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理想光芒照耀未来。《理想照耀中国》采用“系列短剧”的模式,讲述40个精彩动人的故事,带领着观众回顾中国自诞生以来,不忘初心、坚守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艰苦过程。《奋斗吧中华儿女》到《伟大征程》等音乐舞蹈史诗作品也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文艺工作使命的推动下而产生的文艺创新表达,文艺工作者应该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来创新文艺工作的表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人民服务这一使命使得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为什么人民的问题是文艺的根本问题,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习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文艺工作者要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的文艺创作,才能永葆活力;只有根植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的文艺事业,才能繁荣发展。发展新时代文艺事业,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使文艺的创新表达反映广大人民的需求,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读懂、享用,更接地气。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担当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使文艺的创新表达反映出社会的问题和矛盾,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帮助,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反腐倡廉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重视反腐倡廉的工作。我国的文艺工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通过创新将现实改编成电视剧,引发人民群众的思考。
文艺工作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曹海玲在创作《天渠》时,为了掌握原始的材料,曹海玲和创作团队多次住进团结村,和黄大发聊天。曹海玲像唠家常一样聆听黄大发讲他几十年的奋斗故事,捕捉细节,让作品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曹海玲将黄大发的事迹由原来的口口相传到用黔剧在舞台上展现出来,创新了文艺的表达方式,使得黄大发的事迹更加深刻,让黄大发在这个时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会使文艺作品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近,高高在上的作品越来越少,更没有遥不可及,成功地实现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使命使得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有更浑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OG真人 OG真人官网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5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生机盎然、薪火相传、巍然屹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自然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弘扬。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发展,需要文艺工作者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利用新兴的文艺工作表达方式让中国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习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习指出的文艺工作“守正创新”是指把握事物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事物,善于创造,懂得变通,不断推陈出新。文艺创新很多的是表达方式的创新。2022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融合应用数字技术、浸没演绎、交互体验、创新舞美等国际前沿的演绎手段,将中国传统名画《千里江山图》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让人们对《千里江山图》有了不一样的美的体验,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该画,达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如桂剧《花桥荣记》聚与散的结构设计既忠实小说,又有创新,更考虑到了地方戏曲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故事展演中运用多种叙事手法,使得故事的呈现更具韵味,创造出乡愁的独特美学。再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它是一篇叙事诗,全文语言流转匀称,优美和谐。现代文艺工作者将《琵琶行》以歌曲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下来,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从原本的画到生动的舞蹈,从原本的诗到悦耳的音乐,以一种大众更加容易接受并且更加欢迎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刘三姐文化的传承发展就是典型的文艺继承与发展。不管是彩调剧《刘三姐》还是电影《刘三姐》,一条线是刘三姐与财主莫怀仁之间矛盾演绎的主线,另一条线则是刘三姐与阿牛哥爱情故事的演绎。彩调剧《新刘三姐》也是两条线,一条线是新刘三姐的爱情故事,另一条线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新刘三姐》在保留原有的歌唱曲调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民族音乐舞蹈、中西乐器与舞美等艺术形式,做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形式的完美融合,成功地演绎着新时代主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从传统主题的“反对压迫的阶级斗争”到新时代主题的“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转换与升华。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也是文艺作品永葆艺术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一是创新剧目表现手法。如广西戏剧院创作演出彩调剧《新刘三姐》则是吸收歌舞剧《刘三姐》、电影《新刘三姐》的特点,音乐也由单一传统音乐到中西音乐与中西乐器的使用,增加交响乐、摇滚音乐和嘻哈说唱等现代音乐,增添平衡车等道具和手机、网店、手推车、电动车等现代生活品,注入新流行音乐、新舞蹈等现代流行文化元素,突出舞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舞台的艺术真实,呈现一场美妙的视听盛宴,给传统彩调剧新增加活力;还有广西戏剧院创作演出的壮剧《百色起义》将史诗性与戏剧性、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可谓是红色题材剧目的一次全新探索。又如广西戏剧院演出的壮剧《苍梧之约》在音乐风格上使壮剧与交响乐、咏叹调相结合,剧目既有传统壮剧音乐,又有欧美歌剧表演,既传承传统戏曲,也让传统戏曲有新的发展,是对传统壮剧的一次新突破。二是创新观演形式。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观演形式,线下剧场的星光璀璨与线上展播的精彩纷呈交相辉映,让更多人得以共享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三是创新文旅融合。“刘三姐文化”是广西一张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名片。广西把刘三姐文化、高科技、旅游三者之间深度融合,除了早前推出堪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之典范、首开全球先河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项目之外,还有由广西艺术家与越南艺术家联袂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会安记忆》。《会安记忆》项目自2018年3月在越南会安古城上演以来,该演出受到各国观众的高度赞赏,给当地带来良好的效益。要着眼于科技融入文化和旅游作品内容创作生产的全过程,致力于打造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与产业项目,创作出满足大众需求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精品。广西柳州市艺术剧院演出的音乐剧《致青春》打造“车间版”和“剧场版”两个版本,其中“车间版”被柳州工业博物馆收藏,在博物馆常年演出,不失为文旅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可知,实践的主体是人,而文艺工作者也正是文艺创作的主体,文艺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影响文艺作品的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潜心创作、勇攀高峰,许多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在党和人民各项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文艺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位置,做出系列重要部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文艺繁荣发展新篇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习高瞻远瞩,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而理论的创新会引发实践的创新,文艺工作者需要跟上新时代,坚守使命追求,创新文艺工作的表达方式,引领新兴文艺类型良性发展,促进文艺工作者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全面涌流。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担当使命,推动文艺事业向前发展。“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习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文艺工作的前进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艺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创新文艺工作表达,扎根于人民、关注人民的生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