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创新”与“创造”,这既是习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待,也是人民群众对文艺文艺创作的殷切期待。广大文艺工作者确实要勇于创新创造,以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人民群众的期待中走好文艺创作的“双创时代”。
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前行,离不开文化的滋养鼓舞。这种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都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源于不断创新、不断创造的艺术追求。早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就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只有扎根人民、反映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创作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精品力作,才能让文艺创新和创造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这是走好文艺“双创时代”的首要前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扎根人民,向人民群众学习,走好文艺创作的群众路线。当下,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很多文艺工作者往往选择闭门造车,突击创作,他们不会像老一辈文艺工作者那样,为了写一部小说在农村生活好几年,不会为了演好一个角色去某个领域同吃同住体验生活。他们喜欢短平快,喜欢憋在家里,靠着想象无病,这样的创作注定是脱离群众的,是与人民真实生活完全隔离的。不能把人民群众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谈何创新创造,又怎么能创作出人民满意、经久不衰的精品力作呢?唯有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好文艺创作的群众路线,才能挖掘出蕴含在人民群众中的故事和精神,才能为自己的创新创造插上最有力的翅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还要坚持服务人民为己任,讴歌新时代,放眼新未来,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传递更多正能量。就像两年前说的一样,文艺创作不能沾染铜臭气,沾染了铜臭气的文艺创造必然会远离老百姓的主流需求,必然会导致文艺创作的功利主义,没有爱、没有希望、没有诗和远方的文艺作品,很难引起群众共鸣,很难温暖人、启迪人、鼓舞人。一部好作品可以流芳百世,就是因为它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是老百姓情感的共鸣。所以作为文艺工作者,在这个创新创造的美好时代,一定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传递正能量作为第一己任,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照耀时代,争做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人民群众的孺子牛。
“创新创造”的号角已经吹响,请不要辜负了这个文艺创作的美好时代。(辛雨)OG真人 OG真人官网OG真人 OG真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