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高考分数线已经放榜,“高考志愿填报”成了最热话题。一句“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让一些学生、家长颇为焦虑,而“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产品、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
小新高考成绩出来后,全家人对填报志愿一事都非常着急,小新母亲李某通过他人介绍,了解到某教育咨询公司具有合法教育咨询资质,并且可以为学生高考志愿填报提供指导帮助。于是李某找到该教育咨询公司,对方称按他们的方案填报志愿,可以让小新被某学校录取,双方达成口头委托协议,李某向该教育咨询公司支付报考指导培训费用50000元。随后,小新按照教育咨询公司提供的方案填报了高考志愿,结果却没有被某学校录取。事后,教育咨询公司承诺退还全部指导费用,但实际仅退还7500元便杳无音讯。李某多次催要剩余款项未果,遂起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李某与被告某教育咨询公司之间存在合法、有效合同的委托合同关系,双方应按约履行义务。现原告支付了50000元服务费用,咨询公司未能依约让小新被录取,经双方协商一致,咨询公司同意退还全部费用,原告要求解除双方之间的合同并返还42500元,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据此,法院判决被告某教育咨询公司退还原告李某42500元。
“大数据信息库,保证100%录取”“多年资深填报专家,教你如何分尽其用”,诸如此类的营销很容易击中家长们本已紧张的神经,即使价格一涨再涨,愿意尝试的家长仍不在少数。如今正是志愿填报的紧张时刻,目前市面上的教育咨询机构良莠不齐,希望考生和家长们擦亮眼睛,多方收集机构信息,谨慎选择教育咨询机构做好风险防范。由于录取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且志愿咨询协议一般为格式合同,考生和家长们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合同的内容和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条款。合同签订后双方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出现纠纷协商无果,要拿起法律武器,及时维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