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预约之初,有家长会提前写上几千字关于孩子的问题描述发给我,然后问我能否解决ta的问题,言外之意,要是能解决就预约咨询,要是解决不了,ta就另请高明。
有的家长,青春期的孩子已经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别烦我,再烦我,我就离家出走”,但是他们从来不想着自己的方式有什么问题,而是千方百计想把孩子弄到我这儿来,似乎只要孩子见了我,就能妙手回春,化解他们积压很久的怨和恨。
还有的家长,咨询前把问题梳理完发给我,咨询正式开始的时候,就跟我说:“老师,问题你都知道了,你看我该怎么办?”
有些孩子,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家庭也因为孩子的问题乱七八糟,但是家长却寄希望于50分钟的咨询,希望50分钟能解决所有问题。
有的妈妈,前来咨询的时候,还带着一个婴儿,因为没人看管,跟我说着话,还得不时地安抚自己怀中不安分的孩子(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你对问题的描述和归因,仅仅是通过你的眼睛、思维和感受看到的问题,换句话说是以你为中心进行的观察、思考和归因,所以你对问题的认识非常受限于你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同样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描述,我想一定是另外一番说法。
所以,我没法告诉你孩子怎么啦,只有我按照我的咨询方式进行全面调查、询问、收集资料之后,才有可能告诉你“孩子怎么了”。为什么是“才有可能”呢,因为在我收集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你下意识地掩藏了什么,或者避重就轻,或者讳疾忌医,尤其是涉及到父母的尊严和面子的问题。
比如,你的孩子非常磨蹭,胆怯。我发现是因为你在孩子跟前特别强势而且控制欲很强,不给孩子任何自我做主的空间。我直接告诉你:“不要那么强势,降低控制”,你能做到吗?
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我的帮助,帮助你理解你自己的强势,控制,帮助你看清你的本心,帮助你成长。所以,不是“孩子怎么啦”,而是“父母怎么啦”;不是“拿孩子怎么办”,而是“你拿自己该怎么办”。
如果你和我的信任关系没有建立起来,那你很有可能就会遮掩问题的根本,那么1个小时可能连资料都收集不全,该怎么帮你解决问题呢!
即便你和我之间有了足够的信任,因为面临的问题不同,需要咨询的次数也有所不同。表面上的问题或困惑,简单来说,有三类——单一问题,复杂问题,系统问题。
比如,有关孩子成长规律认识层面的问题。3岁多的孩子,什么事都想自己做主,特别执拗,父母因此而苦恼前来咨询。这就是单一问题,只要让父母明白2-4岁是孩子经历的第一个人生叛逆期,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正常表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允许孩子去做即可。
孩子上小学或者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出现了一些适应症状,比如身体老出状况,经常请假不去学校。这说明孩子适应新环境出现了问题,不论直接对孩子进行帮助,还是指导父母对孩子进行帮助,都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比如半学期或者一学期。面对类似这样的问题,至少也得四五次咨询,一次咨询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孩子适应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类似这些问题,体现的都是孩子人格或者个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源于孩子和父母糟糕的人际互动关系。所以要改善这些问题,就必须帮助孩子重新构建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个关系最好是发生在亲子之间。这就需要有个一个指导师长期陪伴和指导父母,以此改善孩子赖以生存的环境,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专业人士直接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说实话,这绝不是一两次咨询可以解决的,这个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解决,有赖于父母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改变和成长。
但我遇到的情况是,大多父母想到要找专业人士预约咨询的时候,孩子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大多都介于复杂问题和系统问题之间。但我们却寄希望于50分钟的一次咨询,寄希望于指导师手到病除,但这绝不是1次咨询能解决的。
因此,我想大声呼吁家长,及早感知问题,发现问题,越早咨询越好(也希望但凡是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更多家长)。我们对家庭教育咨询或者心理咨询的误解,和对医生的误解一样深,那就是我们习惯地认为医生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其实刚刚相反,医生的天职是预防疾病。
同理,不是得了心理疾病才去找心理医生,而是我们为了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灵而去寻找心灵医生;不是因为孩子已经出问题了才想起找家庭教育指导师,而是在问题尚未萌芽之时就去找家庭教育指导师。我再次申明:
那么,到底什么是家庭教育咨询呢?或许,在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家庭教育咨询,不是什么”。
说起家庭教育咨询,我们不得不谈心理咨询,其实这两者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理相差不大,或者界限很模糊。倒是有人对此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心理咨询像是医生,而家庭教育咨询是保健师”。或许在心理咨询制度、系统特别完善的西方国家,是如此,但在中国,很难说。说是心理咨询师,或许连保健师的活都干不了;而保健师,却常常做心理医生的工作。
有这本一本书——《登天的感觉》,这是一个哈佛心理学博士写的关于心理咨询入门级的读物,借助这本书的名字,我们倒可以对心理咨询做个非常直感的定义,这本书之所以叫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该书作者的一位心理学老教授说——“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感觉良好,犹如登天的感觉一样”。
作者说:“心理咨询:不是教训他人,而是启发他人;不是替人决策,而是帮人自行决策;首要任务不是心理分析,而是心灵沟通;不是更加迷信别人,而是更加相信自己……”
当然,家庭教育咨询毕竟和心理咨询不一样,因为很多问题就是父母育儿方法不当导致的,而这育儿方法牵连着父母的信念、价值观和认知,在没有办法帮助父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时候,提供正确的育儿策略不仅是父母所需,也很有必要。行为认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行为改变了,认知也会跟着改变,所以先行动起来。
另外,在咨询中,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开父母,父母是根,孩子是叶。在资料收集、调查问题阶段,或许谈论孩子多一些,但问题一旦明了,咨询的重点永远是围绕着父母展开的。抛开父母喋喋不休谈论孩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作为家庭教育咨询师,依然要非常注重和来访者(父母)关系的构建,良好的关系是开展咨询的关键,诸如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这些心理咨询师的技能是必须要掌握的。
我常常努力和前来咨询的父母构建一种平等的关系。但有时候,这种努力不仅徒劳,而且无益。因为我就遇到一种来访者,ta不自觉地就把我置于了一种权威的位置,表现出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态度和决心,ta准备好了就是来受教的,而不是来和我一切探索的。
后来,我在读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的《人格与动机》时,看到了马斯洛关于心理咨询构建良好关系的论述,他将关系分为三种:权威-从属;平等关系;自由放任。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这三种关系,也是普遍存在于人际交往中,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三种关系。他的结论是,没有那种关系模式一定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是的,有些来访者一到咨询室就是一副接受建议和教育的摸样,如果这种方式让ta受用,且能起到作用,何乐而不为;而有些来访者咨询过程中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那你不妨积极倾听,任其宣泄,也能达到咨询效果。
岳晓东博士在《登天的感觉》这本书中提到了心理咨询师的几种核心能力,我认为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育咨询师需要具备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咨询师要尽可能保持中立的态度,就如明镜(不中立,明镜就不明)一般帮助父母观照自我,进而做到不动声色、不着痕迹般助人自助(这是理想状态)。然而,要再次说明的是,这儿的中立,是态度上的中立,当确实需要给父母方法策略上的建议时,必须给出中肯的、科学的、现实的育儿策略和方法。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调动家庭资源”,这是因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小型的国家,而孩子正是生于长于这样一个系统中。这一点,是家庭教育咨询师要充分考虑的问题。OG真人 APPOG真人 APP